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欢迎使用江南娱乐app >详细内容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纪念丁玲同志诞辰120周年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4-10-14 07:40 来源:常德日报

2024年10月12日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丁玲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是毛泽东同志1936年在《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词中对她的高度评价。丁玲的一生,是文学与革命密切相连的一生,是孜孜不倦为理想和事业奋斗的一生,也是饱经忧患与折磨的一生。在追忆丁玲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成就之际,我们应传承丁玲的文学遗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丁玲有着坚定的党性。在丁玲北京故居客厅的东南角上,竖立着她最喜爱的一幅放大照片,这是1937年她奉党中央的派遣,担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时,身着八路军戎装,在抗日前线拍摄的。在这幅放大的照片上,刻印着她亲笔题写的两句话:“丁玲永远是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是党的一个普通的忠实战士。”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她千里迢迢奔赴陕北,成为第一个从国统区来到陕北根据地的著名文人,受到中共中央的热烈欢迎和隆重礼遇。1946年,丁玲完成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荣获了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为新中国文学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在一个新的时代来临时,她为理想、为信仰努力工作,即便身陷囹圄也不背叛,即使下放也少有怨言。她在古稀之年,仍激情满怀,将余生投入到文学事业中去,办杂志、做演讲、写文章。这是一个艺术家才有的执念,这也是一个战士才有的革命者情怀。

作为一名作家,丁玲经历了从人的文学步入人民文学的蝶变。1983年3月11日,在云南省《个旧文艺》举办的文学讲习会上,她在主题讲话《根》中分析说,所有作家都有自己的爱恨情仇,进而指出,中国作家特别是新时期面对各种思潮冲击的青年作家,“要围绕着我们的国家、人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去爱、去拥抱”,要把“这样一股热情”作为自己创作的“根”。这是她多年文学创作实践的切身感悟。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水》,在丁玲看来,要想练笔,先得练人,即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一位有益于人民的作家,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自己的世界观、文学观。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丁玲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世界中,写出了《田保霖》等作品。她的思想变了,作为也变了。经历了这样的磨练,之后无论顺境逆境,她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人民文艺思想。丁玲认为作家要跟群众一起,“踏踏实实地工作着,战斗着,思想着”,并且“他(代指一个作家)在生活中碰过钉子,为难过,痛苦过。他也要和自己战斗,他流过泪,他也欢笑,也感到幸福”。只有这样,才能与群众心有灵犀、同频共振。

作为湖湘儿女,丁玲有着浓烈的家国情怀。丁玲出生、求学、求知在湖湘大地,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她追求真理、坚守真理、服从真理,始终与我们党同心同向,彰显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精神风骨;她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她关心家乡常德临澧的建设,数次回乡省亲,扶掖文学青年,鼓励大家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家乡人民对丁玲最好的纪念就是把她毕生追求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把她深情眷恋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在新的征程上,常德人民将继续传承弘扬丁玲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不畏艰难的顽强斗志、热爱人民的宝贵品格、专心创作的优良作风,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化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多常德贡献。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