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3-07-19 17:00 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常德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约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夏商周时期,常德地域生活着百濮、三苗等部落族群。常德地连荆楚、北通平原,率先进入青铜时代。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始开濮地而有之”,常德地域被纳入楚国版图。战国中叶,楚威王设黔中郡,据专家考证,郡治在今常德境内,常德成为湖南地区最早有行政建制的地域。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读史方舆纪要·常德府》载:“......(白)起定黔中,留其将张若守之,若因筑此城以拒楚。”这座城池即张若城,大约建成于周赧王三十八年(公元前277年)。此为常德建城之始。

秦汉时期,常德在黔中郡(西汉时更名为武陵郡)的治辖下,地位日渐重要。东汉武陵郡郡治迁至临沅(今常德市区)后,常德成为湘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此后直至清朝,湘西及湘西北地区最高行政治所一直设在常德,未曾变更。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常德伴随整个国家历经动荡与分合,政区建制频繁更易。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分武陵郡的澧水流域置天门郡,始开常德地区沅、澧分置之先河。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年),始置澧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沅水流域下游置嵩州,不久改为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常德市区)。澧水流域改澧州为松洲,复名澧州,治所设于澧阳县(今澧县)。从此,澧县成为澧水流域的政治中心,这一格局延续至清朝。

北宋初年,朗州沿用唐、五代之旧名,澧州改为澧阳军州(军治兵,州治民)。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朗州改称鼎州。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在鼎州设常德军,“常德”之名即源于此并沿用至今。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因鼎州是孝宗潜藩而更名为常德府。

元代时期,常德府、澧阳军州分别改为常德路、澧州路,隶属湖广行中书省。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朝廷改常德路为常德府,改澧州路为澧阳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澧阳府降为澧州,属常德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澧州改隶岳州府。

清雍正八年(1730 年),澧州升为直隶澧州,与常德府同级,隶属岳常澧道。

民国三年(1914年),岳常澧道改称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隶澧州各县由武陵道直辖。至此,三国以来的沅、澧分治格局基本结束。

民国二十六年12月,湖南省政府将全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常德隶属第二区,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沅江、汉寿、澧县、临澧、石门、慈利、桃源11县。

民国二十九年4月,全省划为10个区,原第二区划出沅江、汉寿县,改称第四区。

1949年8月4日,常德全境解放,成立常澧专区(8月28日更名为常德专区),辖常德、桃源、澧县、临澧、石门、慈利、安乡、南县、华容9个县和常德、津市2个市。

1952年11月,撤销益阳专区,其益阳市、益阳县、沅江县、汉寿县、安化县、桃江县划入常德专区管辖。

1962年12月,恢复益阳专区,益阳市、益阳县、沅江县、安化县、桃江县、华容县、南县6县1市划出,常德辖8县2市。

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常德撤地建市,辖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桃源县、澧县、安乡县、慈利县、石门县、临澧县2区7县,代管津市市。1988年12月,慈利县划归大庸市(今张家界市)管辖,常德市形成了现在的行政建制,辖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桃源县、临澧县、石门县、澧县、安乡县、津市市2区6县1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