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分级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
就近纳入城区污水处理系统、新建中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以及建设高标准化粪池四个层级四个办法,这是津市市依据自身实际、分级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推出的新举措,截至目前,津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实现了全覆盖。
图为津市政府副市长徐兴勇带队到污水处理厂等单位现场督导
为解决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直排环境问题,津市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并高位推动。时任市政府副市长李辉带领市环保局和环西毛里湖5个乡镇负责人,到合肥巢湖流域实地考察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建设,后经市委书记专题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采取DBO模式建设5个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同时建立了奖励制度,居民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户出水管网按照要求自行安装连接到窨井的,政府补助一定的管网费,有效保证了生活污水的收集。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调度下,环保、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分工合作,分4个层次开展了治理。首先,将临近城区的新洲镇及周围村组纳入了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其次,依托西毛里湖生态保护项目,对沿西毛里湖的渡口、棠华、药山、白衣、石板滩、李家铺、保河堤、灵泉等8个集镇建设了12座中小型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5200余吨;再次,大力推广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办法,在村庄人口集中片区,按照三格净化池+人工湿地模式建设联户简易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分散居住的农户,采用四格净化池模式处理污水,全市所有乡镇按照统一设计标准、统一材料规格全面推行这一无动力人工湿地处理模式;最后,推广建设高标准化粪池,在污水处理设施服务范围外的农户,均建设了化粪池消纳生活污水,杜绝了污水直排环境现象。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